当前位置: 首页 · 舆论宣传 · 正文

【“三种精神”践行者】郭太良:深耕科研一线 不忘初心育英才

发布日期:2022-11-21 浏览量:

他带领团队深耕三十余年,在新型显示方向的基础研究及前沿技术、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典型应用示范等创新链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

他是科技部863计划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型显示方向专家组组长,省内唯一一名来自地方高校的、连续参与五个五年计划的科技部“新型显示材料与器件”规划制定的战略科学家,积极推动着新型显示技术在国内的布局与前瞻性研发。

他是学生眼中的“大榕树的枝干”,把方向、做科研、带团队、整资源,输送着养分供团队和学生成长,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他就是来自福州大学平板显示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闽都创新实验室副主任、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郭太良。严谨求实、自强不息;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勇于拼搏、无私奉献。数十载躬耕不辍,他用行动传承福州大学“三种精神”,谱写战略科学家的赞歌,他就是当之无愧的“国之大者”。

自强:核心技术要掌握在自己手里

对于科学家来说,什么是坚守与敏锐?郭太良用整整三十年来诠释。他深耕显示材料与器件,带领团队从无到有,从落后到先进,开创国际第三条FED显示技术路线,走出了一条国内FED显示器自主研发之路。2000年,20英寸样机场致发射显示器在福州大学面世,引起广泛关注,当时美国一家公司投资几十亿经费研制的样机才15英寸;2013年,围绕场致发射显示器研究,一家英国企业出价600万英镑购买FED显示技术,郭太良却坚定地说:“核心技术得留在中国人自己手里。”

显示技术更新换代快,作为团队的带头人,郭太良精准地捕捉到未来显示技术的发展趋势。

围绕着“超高分辨率显示”和“智慧显示”项目研究,郭太良带领团队,经过十五年产学研用一体化联合攻关,开发了超高分辨图像处理、移动互联显示、量子点白平衡和色域提升、光收敛超薄背光等技术,进一步提升图像细节处理能力,改善显示分辨率和色彩,为超高分辨率液晶显示和智慧显示的工程化和产业化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与此同时,在量子点发光材料与器件、E-Paper显示驱动技术等领域实现领跑,团队解决了量子点材料需要国外进口的“卡脖子”问题,制备出超过26%外量子效率深红光器件,突破关键驱动技术,研发出高性能反射式彩色显示器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作为负责人,郭太良先后承担了863重大专项(4项)、国防科工委、兵总、福建省重大科技项目等20多项科研项目,部分技术领跑显示方向发展。团队获2018年度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20年度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二等奖,2021年度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创新奖一等奖,2021年度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奋斗:把最前沿的科学变成生产力

显示产业是国家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基础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郭太良认为,要把前沿科学、核心技术变为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国家的自主创新力。

因此,团队与TCL集团、冠捷科技集团、海信集团等显示龙头企业长期建立战略合作,打通校企"科研创新链条"。2017年,在印刷与柔性显示上,团队就以四项核心专利作为无形资产入股由TCL集团牵头成立的面向未来显示技术研发的广东聚华印刷显示技术有限公司。经过有效运营,获批建立国家工信部“印刷及柔性显示创新中心”。

作为平台负责人,他推动了福州大学、闽都创新实验室与新型显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联合成立Micro-LED新型显示创新平台、量子点联合实验室,TCL集团计划投入1600多万到创新平台和联合实验室,共同开展新型印刷显示器件、Micro-LED显示技术研究。

如今,平台在超高分辨率显示、移动互联显示领域,与TCL集团、冠捷集团等签定了共同研发了等十几个产品,创造经济价值两百多亿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奉献:心怀“国之大者”培养后辈人

多年的基础研究和成果转移打下了坚实基础,得到国家科技部的认可,2001年郭太良作为专家,参与到科技部863计划“高清晰度显示技术”重点专项专家组,从成员到组长,连续参与科技部863计划和重点研发计划五个五年计划的规划与部署,作为专家组组长,郭太良按照“前沿基础、共性关键技术和应用示范”全链条一体化布局,显示产业链协同创新发展,建设产业生态圈。他带领的科技部专家组为新型显示方向提出了“三横三纵”的发展思路,即补短板——解决OLED柔性显示技术卡脖子问题;建优势——将即将形成的产业的印刷显示和Micro-LED显示做大做强;做引领——做好前瞻部署,在纳米发光显示等方面大展身手。与此同时在材料与器件、装备、信息系统等横向领域深耕细作。

作为战略科学家,郭太良围绕国家战略,在福州大学和闽都创新实验室重点布局印刷与柔性显示、Micro-LED显示等共性技术,改变“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产业发展模式,建立了我国新型显示产业链优势;带动并推进显示产业创新链,解决显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核心材料、关键装备和工艺技术的“短板”问题,保障国家显示产业链安全;强建创新链,重点布局纳米发光显示、光场显示等前沿基础研究,改变“跟着研究再创新”的科技创新模式,引领显示技术发展。

吴朝兴是在大二时成为郭太良的学生,一路从本科到博士,在郭太良的指导引领下,如今已经成为“无载流子注入纳米像元电致发光显示关键材料与器件”重点项目的负责人,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型显示与战略性电子材料重点专项2021年度项目,提出了新概念、新技术、新材料,成为国内外参考的重要标准。

如今,郭太良已将研发团队培养成为集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学科建设和产业化实施为一体的高水平科研机构,团队目前拥有2名俄罗斯外籍院士、4名国家级人才等30余名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200多名在读硕博生,更多像吴朝兴一样的年轻科技工作者正在茁壮成长。